當前位置:
門鎖網>
門鎖新聞>
行業熱點>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6-24 編輯:中國門鎖網 來源:網絡 瀏覽數:6389
【導讀】從模塊,到產品,到整體解決方案,近10年打磨后,微盾希望成為指靜脈產業的孵化者。使用手機時,我們用指紋或人臉解鎖;在一些地方過海關時,我們用虹膜識別通關...
【導讀】從模塊,到產品,到整體解決方案,近10年打磨后,微盾希望成為指靜脈產業的孵化者。
使用手機時,我們用指紋或人臉解鎖;在一些地方過海關時,我們用虹膜識別通關;在機場、高鐵等地的卡口處,我們“刷”臉進站;一些地方領用社保,只需打電話用聲紋即可完成身份認證……
生物識別已經廣泛地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對人臉、虹膜、指紋識別也早已不再陌生。但這些特征都有兩個特點,一是無法完全克服活體識別的難題,二是特征外顯,因此這些生物識別技術都被稱為第一代生物識別技術。
那么,什么是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
微盾創始人兼CEO張勇告訴億歐,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能夠天然克服活體檢測的難題,并且特征隱藏在人體內部,不會暴露在外,從這兩個角度來看,指靜脈識別是當之無愧的第二代技術。
微盾科技,成立于2013年8月,一直致力于以指靜脈識別為核心,多模態生物識別應用相結合的智能終端產品及解決方案,相繼研發推出一系列從小型到更小型的指靜脈模塊,指靜脈門禁考勤商用終端產品、指靜脈多模態生物識別終端以及多模態生物識別身份認證云平臺。微盾科技專業的身份識別產品和可信身份認證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政府、軍工、金融、醫療、社保、教育、公安、司法監獄、體育健身等應用領域以及C端家庭消費群體。
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指靜脈識別
據了解,指靜脈識別是一種以人手指表層的靜脈分布結構作為識別特征的新一代生物識別技術。其原理是流動的靜脈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能夠吸收近紅外光,因此通過近紅外光對手指進行照射,可獲得手指靜脈的分布圖像,再使用特定的算法對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分析比對,從而進行身份認證識別。
△指靜脈識別原理
與虹膜、指紋等特征一樣,每個人的指靜脈分布結構也幾乎是一無二的。據了解,兩個人靜脈結構相同的幾率是34億分之一,即使是同卵雙胞胎手指靜脈圖像也不相同,而且人的手指靜脈特征圖像自成年后就不會改變,因此是指靜脈可以說是人體最穩定的生物特征之一。
雖然在特征穩定性方面,指靜脈與其他生物特征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優勢,但由于指靜脈是在人身體內部的特征,因此在安全性、準確性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幾種生物識別技術的比較(圖片來源:微盾)
指靜脈識別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性,一方面只有血管中還有流動血液的情況下,指靜脈才能成像,這就意味著只有活體才能通過指靜脈識別;另一方面,指靜脈在身體內部,因此不受手臟污等外部環境的影響,更不會被盜用。
雖然指靜脈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張勇坦言,“安全”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只能說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想要對偽造指靜脈,難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因此目前還沒有人成功做到。”
張勇還告訴億歐,每個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在公共安全領域,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等技術就更適用,但在高安全應用和個人身份領域,指靜脈識別則更合適。
后來者的困擾
既然指靜脈識別在身份認證領域極具優勢,那么在智能鎖、金融等領域,指靜脈識別應該有廣闊的市場,但為什么現在生活中卻很少見到指靜脈識別相關產品呢?
“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靜脈識別的技術還是發展得比較晚。”張勇說。靜脈識別最早發源于日本,日本在2000年左右就開始了靜脈識別的相關研究,靜脈識別領域赫赫有名的公司——日立、富士通等,無一不是日本企業。
國內的指靜脈識別研究比日本稍晚3至4年,但在實際應用上卻遠不止落后了3年。
張勇告訴億歐,日立是最早研究及推廣指靜脈識別的企業,由于日立企業大、業務分布廣,推出了指靜脈識別技術后,很快就為其找到應用場景。“比如日立有ATM設備業務,研究出了指靜脈識別技術后,能夠馬上用在ATM設備上,現在日本70%的ATM都可以采用指靜脈識別。”
此外,大公司還具有品牌效應,“推出了新技術,大家很快就知道,而且愿意信賴它”,因此很快就得到推廣。但在國內,指靜脈識別的發展呈現出了另一番景象。
2008年,微盾團隊就已經開始研究指靜脈算法,但當時在國內連人臉識別的產品都尚未在市場普及,公眾對生物識別技術的理解遠不及今天,且指靜脈識別的技術門檻高、產品價格高,因此團隊的發展舉步維艱。
一直到2014年,張勇參加中國生物識別聯盟的大會時,“翻開會刊,都看不到指靜脈識別這項技術,指靜脈識別在國內的推廣情況可想而知”。
技術的追趕
指靜脈識別在中國無法得到大面積推廣,技術不夠完善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張勇認為,要想讓指靜脈識別得到大面積推廣,那就要讓指靜脈產品走入民用領域。技術不成熟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產品價格高,而消費者對價格極為敏感;第二個影響是模塊體積大,而民用領域產品追求美觀。因此早期的指靜脈產品只運用在軍工、公安等領域,在民用領域難以推廣,指靜脈識別技術也難以獲得發展的活力。
技術不成熟的原因之一是國內指靜脈識別的起步晚,而另一個原因是缺乏完善的供應鏈。張勇回憶道,當時他和團隊想研發一款指靜脈模塊,但由于當時國內缺乏供應鏈,所以從鏡頭到集成電路都只能靠自己研發,其過程的艱難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指靜脈識別技術已趨于成熟,“雖然在工藝方便仍與日本存在差距,但在算法、光學的技術上已經相差無幾。”張勇告訴億歐。
今年,微盾推出了全新指靜脈識別模塊338。據介紹,該產品將指靜脈模塊的厚度降為1厘米級別,非常利于智能門鎖和保險柜產品的嵌入和工業設計。而能夠將模塊厚度降低,離不開技術的突破。張勇告訴億歐,指靜脈模塊包含芯片控制處理單元、紅外線發射單元、攝像模組三大部分,微盾的338模塊成功將紅外線發射單元與攝像模組設計在同一面,從而降低了模塊厚度。
△338模塊
在功耗方面,338的待機電流僅為2μA,使功耗不再消費電子產品設計的瓶頸。此外在用戶體驗方面,338能做到“點觸”識別,無需將手指完整置入到模塊中即可完成精準識別。
在介紹的過程中,張勇還拿出了338的模型。億歐觀察到,該模塊的大小大約比食指稍短。隨后張勇還拿出了一款正在研發中的模塊,其大小只有338的一半。張勇說,那是他們的下一代模塊產品,預計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指靜脈模塊體積進一步縮小,也意味著指靜脈識別技術在消費領域能得到更廣闊的發展。
掘金消費級場景
雖然微盾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廣泛運用于軍警保密、金融、司法監獄等場景,但張勇堅信,新的技術只有在消費級領域才能得到發展的活力。
“為什么現在3D結構光那么火,人臉解鎖那么火?就是因為蘋果最先把它用到了人人都有的手機上。”張勇說,因為3D結構光和人臉識別被蘋果帶“火”,人臉識別才在支付、智能鎖等領域得到進一步發展。
目前指靜脈識別尚未在消費級領域獲得一席之地,但智能鎖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根據《2018中國智能鎖消費白皮書》,2017年中國智能鎖行業整體銷量超過500萬套,預計到2020年,智能鎖銷量將突破3200萬套。目前智能鎖大部分采用指紋識別技術,但指紋的弊端顯而易見,指紋易殘留、受環境影響大,而指靜脈恰好能克服指紋識別的短板。
“大家現在是知道指紋鎖有弊端,但卻不知道有什么替代品。”張勇說,公眾對指靜脈識別的認知度不足是指靜脈識別走入尋常百姓家的一大門檻。
與日本不同,日本的指靜脈識別技術是從大公司開始推廣,因此公眾能迅速接受,且其他中小廠家也能迅速跟進。“但中國缺少了一個大公司牽頭去做場景教育的工作”,且對于傳統的指紋鎖制造廠商而言,貿然引進指靜脈鎖會影響當下的既得利益,因此指靜脈識別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
“既然別人不做,那我就自己來做。”張勇說。
微盾旗下子公司金洛克成立于2017年8月,是一家致力于指靜脈智能鎖生產的企業。目前已推出多款指靜脈鎖產品,在市場中已經取得一定的口碑。
△金洛克智能鎖
除了智能鎖外,微盾還希望將指靜脈識別推廣到更多的生活場景中。張勇認為,健身館就是一個優質的場景。
微盾旗下還有另外一家子公司——釋金石科技,專注于打造全方位智能場館解決方案。據介紹,釋金石的解決方案完整覆蓋了健身場景的所有環節,在完成指靜脈注冊后,用戶能夠使用指靜脈簽到、消費,用指靜脈開啟儲物柜存放物品,用指靜脈開啟健身設備及收集數據……換言之,用戶無需攜帶任何物品,只需一根手指即可完成所有身份驗證。
△“一指健身”解決方案
從“調味者”到孵化者
微盾成立至今已有5年,業務也從單純的模塊,發展到硬件設備生產以及解決方案打造。
張勇回憶到,2015年時,微盾才起步不久,當時業務以模塊銷售為主。“我們當時都說,自己賺的是味精錢,別人生產一碗面十幾二十塊,我們只賺幾分錢的味精錢。”
單純銷售模塊的直接結果是“賺不到多少錢”,在技術推廣上也非常吃力,因此張勇決定一步步擴大自己的經營。
金洛克是微盾邁出的第一步,代表了微盾從產業鏈的上游,走到了中游的產品生產中。釋金石則意味著微盾已經具備了提供完整指靜脈識別解決方案的能力,也意味著微盾在下游市場中亦能分得一杯羹。
“當然,一個產業鏈中各有分工,我們也不是全包全攬,我們只是負責其中利用指靜脈進行身份驗證的環節。”張勇說。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對指靜脈識別有需求的大部分是中小企業,而微盾能夠提供從上游到下游全產業鏈的產品,“其他企業想用指靜脈產品,我們能拿出現成的,這能夠快速降低他們使用這項技術的門檻,也有助于將指靜脈識別技術推廣到更多的領域。”
張勇表示,雖然目前指靜脈識別的市場還在培育期,但他相信隨著工藝的逐漸成熟,公眾對該項技術的認知不斷加深,指靜脈識別的未來可期。“指靜脈識別是目前在身份識別驗證上最可靠的技術,就像是人的身份證一樣”,張勇希望,微盾能在推動指靜脈識別的過程中,充當產業孵化者的角色,為構建“一指互聯”的未來做出努力。
————————————————————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想了解這個項目,請聯系我!
我想加盟,請將項目的資料發給我。
請問我所在地區有加盟商了嗎?
想了解此項目的加盟流程,請聯系我!
請問加盟此項目需投資多少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13520832007

今天已經有 354 人獲取加盟資料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洛克曼智能鎖何總
2024門鎖網專訪凱理五金王總
2024門鎖網專訪三彪名派智能鎖黃總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智能家居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智能門鎖已然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大風口。
為了探尋飛利浦智能鎖的起步歷程和未來規劃,我們特地專訪了飛利浦銷售總監劉志丹先生,希望能夠找到飛利浦成功的奧義所在,為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一些啟示和靈感。
中居聯杯·2024年度門鎖及智能鎖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飛利浦智能鎖采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識別靈敏度高,不僅能透過皮膚表皮層去采集更精細的指紋細節,還具備指紋認證修復功能。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家庭安防正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中日益崛起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產品包括家用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門鈴、門磁傳感器、紅外報警器等等。據相關數據統計,家庭安防類設備在2...
CEEASIA亞洲三大專業消費電子展之一、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全產業鏈大會 —— CEE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北京)將于2022年6月25日-27日在中國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0月25日,中新展...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