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門鎖網>
門鎖新聞>
行業熱點>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5-03-11 編輯:xiuhong 來源:網絡 瀏覽數:2318
2015到2022年,中國智能鎖快速崛起,是一場“速度勝于深度”的冒險。然而在“舊制度”中,許多企業依賴外部房地產紅利驅動增長,并沒有真正建立起強大的技術護城河,也未能通過品牌建設和市場細分鞏固自身的競爭力。
如果事先缺乏準備,機遇也將毫無用處。——《舊制度與大革命》[法]托克維爾
2015到2022年,中國智能鎖快速崛起,是一場“速度勝于深度”的冒險。然而在“舊制度”中,許多企業依賴外部房地產紅利驅動增長,并沒有真正建立起強大的技術護城河,也未能通過品牌建設和市場細分鞏固自身的競爭力。
2023年,中國智能鎖逐漸進入了洗牌程序,一些在風口中曾盲目擴張的鎖企,正為昔日短視買單。與此同時,行業必然會從粗放式增長向精細化競爭過渡,或許只有敢于打破現狀、建立技術壁壘,鎖企才能平安地度過這場“大革命”。
一、往昔光輝歲月
2015年被視為中國智能鎖行業的元年,這一年是智能鎖從小眾市場走向大眾視野的重要起點,吸引越來越多家庭的關注。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嶄露頭角,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其貢獻是顯而易見的。
1.智能鎖的超級大國
首先,中國智能鎖行業在技術層面實現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跨越,這一成果離不開行業內眾多頭部品牌協同創新的努力。
早期,許多中國品牌在機械鎖的基礎上開發智能功能,主要以簡單的指紋識別和密碼開鎖為主,技術水平較為初級,與國際巨頭相比存在顯著差距。然而,隨著行業內企業攜手加大研發投入,共同推動核心技術攻關,智能鎖行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過往10年,第一個重要里程碑發生在指紋識別技術,從最初的光學識別到半導體活體指紋識別,識別速度和安全性實現了質的飛躍。隨后,生物識別技術逐步多樣化,如3D人臉、指靜脈、掌靜脈等相繼被引入智能鎖中。與此同時,物聯網技術成為新的驅動力,聯網型智能鎖開始普及,使其不再是單一的門控設備。近年來,隨著多模態識別技術和單芯片設計的應用,使得智能鎖在更小的體積內,就能實現多功能集成。
顯然,這不是單個智能鎖企業的成功,而是全行業團結協作、百花齊放、共建技術標準的結果。如今,中國智能鎖品牌在技術、性價比、產品設計和應用場景適配性上全面領先,出貨量達全球一半,讓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智能鎖超級大國”。
2.智能鎖的護國戰爭
其次,中國智能鎖行業儼然是聚焦細分領域的“民族行業”。在多數消費類電子行業中,進口產品依然是高端市場主流,例如高端手機iPhone仍是第一,高端家電則是西門子、索尼等,數碼相機不僅高端市場被哈蘇、萊卡占據,中端90%都是“日系三巨頭”……顯然,中國智能鎖行業,并沒有遇到這個問題。
實際上,中國智能鎖行業也曾面對強大的國際對手,例如以高度智能化聞名的韓國三星、以高安全性著稱的日本松下,更不必說橫掃全球的美國Yale智能鎖。但中國企業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供應鏈整合優勢和本地化的市場洞察成功突圍,以凱迪仕、德施曼、鹿客等為代表的民族品牌,通過在生物識別技術、智能家居生態適配等關鍵領域創新,在本土高、中、低端市場皆可謂完勝。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智能鎖的勝利不僅局限于國內市場,還在全球范圍內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登堂入室”。例如,綠米Aqara在北美不乏粉絲,臥安SwitchBot在日本家喻戶曉,威洛克WeLock深耕歐洲多年,安克Eufy更是亞馬遜平臺的“中國之光”。中國智能鎖憑借其高性價比、易用性和適應性,在海外也讓國際巨頭們為之側目。
如今,制造領域許多行業還在呼喊“國產替代”,但智能鎖行業早在數年前就做到了“國產超越”。中國智能鎖取得的成就,既是行業的勝利,也是中國的勝利。
3.智能鎖的時代意義
如今,中國智能鎖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從最初的高端奢侈品演變為了大眾消費品。得益于品牌商的竭力營銷,以及房地產開發商積極引入,智能鎖的角色不斷進化,重新定義了家庭安全與便捷生活的標準。
截至2024年,中國智能鎖的家庭滲透率已達28%,遠高于2015年的不足5%。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智能鎖市場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尤其是在新房裝修和舊房改造領域,安裝率大幅提升。同時,電商平臺與線下體驗店的融合營銷,讓用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顯著提高。
智能鎖的應用場景也早已超越家庭入戶,廣泛滲透至商業和公共領域。例如,酒店行業通過聯網型智能鎖實現了客房管理的智能化,辦公場所的“無鑰匙化”管理明顯提升了效益,公寓也因為智能鎖普及促進迭代。此外,學校、醫院、銀行等場所都在大規模應用智能鎖,進一步推動了智能化設備的多場景普及。
值得關注的是,葵花大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智能鎖的市場均價為907元人民幣,相較于早期動輒數千元的單價大幅下降。盡管價格下降,但遠程開鎖、實時監控、多模識別等已成為標配,遠遠領先于美國的“Deadbolt”、歐洲的“Cylinder”、日本的“貼り付け型”,可以說中國智能鎖是全球智能家居產業的重要樣本。
二、舊制度的崩塌
然而在近兩年,大好形勢急轉而下。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許多企業暴露出管理效率低下、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于是價格戰成為求生的唯一手段。
1.孤芳自賞的舊貴族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冗官”,沒想到我們一些小小的鎖企中也存在類似問題。
小編在去年的走訪中,遇到一家鎖企,堪稱“放眼全是總”:有負責新媒體的“某總”,有負責傳統媒體的“某總”,有負責短視頻的“某總”,有負責海外短視頻的“某總”,有負責營銷物料的“某總”……收的紙質名片,把久久未裝現金的錢包撐得鼓起來,正常來說這是一個品牌經理就足以管理的。今年開年后,再聯系其中的一位“某總”,方才得知團隊已經解散。
“群體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非智慧”,誠如勒龐《烏合之眾》一書所言。當企業管理層嚴重冗員時,必然導致溝通內耗加劇、決策效率下降,“權責不清”導向僵局。這樣的企業管理層,就像凡爾賽宮里孤芳自賞的舊貴族,精力都消耗在觥籌交錯中,而非真正關注營銷、技術和客戶。
事實上,這個問題并非孤例,特別在AI時代已經到來的背景下,“冗官”拖慢決策的惡果更致命。當技術更新和市場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時,企業的決策鏈條卻越長,內耗越多,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機會被更高效的競爭對手搶走。無疑,智能鎖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和用戶需求快速迭代的領域,企業需要更加扁平化的管理結構。
2.千篇一律的同質化
由于管理體系的落后,許多企業都陷入了研發能力匱乏的問題。表面上看,行業內充斥著琳瑯滿目的高功能產品,但實際上,許多企業的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只能在同質化競爭中通過低價策略爭奪市場。
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堆又一堆的“6合1”“8合1”“20合1”智能鎖產品,功能堆疊成為了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手段。特別是在拼多多平臺上,調研樣本中78%智能鎖售價低于500元,卻有63%的產品具備“3D結構光人臉識別”以上高階生物識別功能。如此低價的高功能配置,背后往往隱藏著粗制濫造,甚至安全隱患等問題。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不足,導致產品質量難以保障,讓整個行業陷入了惡性競爭。
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許多企業為了短期利益,選擇模仿抄襲、削減成本,而非投入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和用戶需求的深度挖掘。結果,行業內產品同質化嚴重,真正具備技術壁壘和長遠競爭力的企業屈指可數。
如果放任發展下去,行業將失去升級動力,最壞結果是錯過AI時代智能家居升級的風口。依賴低價競爭的企業,也將面臨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的窘境,消費者也難獲得真正高質量的產品。顯然,唯有重新審視“技術創新”,才能讓行業擺脫低價競爭的困局。
3.毀天滅地的價格戰
企業管理冗官,技術創新停滯,加之房地產下行的客觀大環境,當前殺得昏天暗地的“價格戰”實際上是鎖企不得已的選擇。
一方面,白牌代工迅速崛起,成為價格戰的主力軍。根據葵花大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大陸智能鎖出貨量中,白牌代工產品首次超過品牌鎖,以850萬套出貨量占比近52%。白牌代工以超低價格為賣點,通過模仿主流設計快速占領市場,但在核心技術、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上卻乏善可陳,拉低了行業的整體形象。
另一方面,品牌鎖企業也在這場價格戰中被裹挾,甚至主動下探價格區間。一些原本定位中高端的品牌,為了應對白牌產品的沖擊,開始推出低價型號,某個大牌甚至已布局200元以下的市場。雖然這種策略短期內能夠維系市場份額,但卻以犧牲品牌價值和研發投入為代價,讓企業陷入“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價格戰,后果無疑是嚴重的。長此以往,很可能讓智能鎖淪為低端制造的代名詞,讓消費者誤認為“智能鎖本就該這么便宜”。
三、行業的大革命
小編在學生時代,尤其喜歡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對其中“革命往往在對苛政感受最輕的地方爆發”的論點印象深刻。出自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這一政治性觀點,放在當下我們國家的智能鎖行業中,分外適用。
1.舊王搖擺,新王當立
傳統行業巨頭往往依賴對傳統線下渠道的把持,但在電商快速崛起的浪潮中,顯得力不從心。由于對線上市場的反應較慢,難以匹配需求的快速變化,逐漸失去了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吸引力。
目前,以小米為代表的新興品牌正在電商平臺上迅速崛起,通過精準的用戶定位和強大的線上運營能力搶占市場。2024年,小米憑借完善的產品線和高性價比策略,成功超越傳統巨頭,取得了品牌鎖銷量第一的佳績。它在價格和性能上實現了多層次覆蓋,滿足了從入門級到高端用戶的不同需求。
特別要強調的無疑是抖音直播,作為近年來崛起的超級流量入口,抖音直播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用戶通過短視頻的直觀演示和直播間的互動體驗,更容易被種草并快速完成下單,這種全新的消費模式讓許多品牌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毫無疑問,這個時代已非“規模必勝”,而是“效率制勝”,企業能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決定了其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至于傳統巨頭,如是真英雄,當不談往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即便是在價格戰的當口,仍有品牌在堅持以創新和品質驅動發展,試圖用技術和用戶體驗贏得市場,從而擺脫低價競爭的泥潭。
尤其值得肯定的,還是小米的表現。小米早期在智能手機市場曾因追求規模而成為“廉價”代名詞,但在智能鎖領域,小米顯然吸取了當年的教訓。通過更精細化的產品線布局和技術研發,小米打造了許多符合消費者真實需求的產品,如今在行業內,相信沒有誰認為小米智能鎖是“廉價”的。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品牌是華為,在智能鎖行業的布局起步雖晚,但憑借其在物聯網和智能家居方面的深厚積累,迅速占領中高端市場。由于其產品需要兼容鴻蒙智家、海思平臺,華為在供應鏈上設置了更高的門檻,這既保障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讓其智能鎖成為高端消費者的優選之一。
當然,一些傳統大牌同樣不甘示弱,正在自我煥新。例如,德施曼智能鎖堅持以高端市場為目標,聚焦于安全性、便捷性和智能化的技術研發,同時在外觀設計上注重美觀與實用的結合。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德施曼還邀請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女明星代言,通過精準的品牌營銷鞏固地位,為行業注入了一股難得的清流。
3.行業洗牌大勢所趨
價格戰的本質是一場行業洗牌,它正在加速淘汰那些缺乏技術積累和品牌競爭力的企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依靠低價生存的品牌將難以為繼,而那些能夠在價格戰中堅持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的企業,才有可能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價格戰看似是一場短期博弈,但實際上,它正在重新分配行業資源,改變市場格局。
可想象3年后,許多今天耳熟能詳的品牌將會消失,一些新的品牌也將脫穎而出。為了在這場洗牌中生存,企業不僅要擺脫低價競爭的泥潭,還需要謀劃海外布局,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歐美和東南亞等地區,正成為中國智能鎖企業的重要增量市場,這對企業的技術實力、品牌形象和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一過程中,供應鏈的跨行業整合將成為行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例如,樓宇對講行業在物體識別和通信技術方面的供應鏈能力,顯然優于當前智能鎖行業。只是樓宇對講主要面向“B端”市場,與面向“C端”的智能鎖行業缺乏深度協同,隨著智能家居生態的逐漸融合,這些跨行業的資源整合或將為智能鎖帶來新的技術突破。
想了解這個項目,請聯系我!
我想加盟,請將項目的資料發給我。
請問我所在地區有加盟商了嗎?
想了解此項目的加盟流程,請聯系我!
請問加盟此項目需投資多少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13520832007

今天已經有 360 人獲取加盟資料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洛克曼智能鎖何總
2024門鎖網專訪凱理五金王總
2024門鎖網專訪三彪名派智能鎖黃總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智能家居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智能門鎖已然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大風口。
為了探尋飛利浦智能鎖的起步歷程和未來規劃,我們特地專訪了飛利浦銷售總監劉志丹先生,希望能夠找到飛利浦成功的奧義所在,為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一些啟示和靈感。
中居聯杯·2024年度門鎖及智能鎖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飛利浦智能鎖采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識別靈敏度高,不僅能透過皮膚表皮層去采集更精細的指紋細節,還具備指紋認證修復功能。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家庭安防正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中日益崛起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產品包括家用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門鈴、門磁傳感器、紅外報警器等等。據相關數據統計,家庭安防類設備在2...
CEEASIA亞洲三大專業消費電子展之一、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全產業鏈大會 —— CEE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北京)將于2022年6月25日-27日在中國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0月25日,中新展...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