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門鎖網>
門鎖新聞>
行業熱點>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6-24 編輯:中國門鎖網 來源:網絡 瀏覽數:6465
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3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有消息稱,中...
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布,將通過3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有消息稱,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2025》很快要上報國務院,該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是第一個百年目標,到2050年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邁入世界工業強國。
值得提出的是,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制造2025》借鑒了德國版工業4.0計劃。然而,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帶著“工業4.0”的問題請教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顧問院長郭重慶教授時,已經82歲高齡,但精神依舊抖擻的郭老擺擺手說,“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太強調技術了,著眼點也太微觀了,而且是自上而下的人為導向變革,這和當前互聯網開放、共享的精神有出入,我不認為照搬德國工業4.0那套就適合中國。”
4.0未必成功
郭重慶院士的這番觀點表述引發了記者的強烈興趣。在他看來,工業4.0太過技術的描繪,趨向于未來的“智能化工廠”,更趨于硬配置、重生產、偏技術的微觀變革,偏人為導向。
“首先我并不贊成德國工業4.0這一提法,其次德國經濟本身多中小企業、家族企業,這與中國的勞力優勢國情也不同。”在郭重慶看來,中國的工業互聯網變革應以中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互聯網哲理,聚集“全球大腦”與“萬眾智慧”為特征,以兩個平臺(開源平臺和眾包)釋放全球智慧,促進創新、創業。
郭重慶認為,德國工業4.0缺乏“開源、開放、共創、共享”的互聯網思維,而“開源”正是互聯網時代的精神主旨。“同時,德國的工業自動化程度未必比日本高,日本曾經的無人化工廠的結局記憶猶新。進行工業4.0需要大量的設備升級,工廠智能化,這勢必會耗用大量的資本,最終是否能夠隨機應變地提供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未來誰也不敢擔保”。
另外,郭重慶強調指出,傳感器是工業4.0時代的核心組件,傳感器通過將物理信息轉換為標準信號,反饋到CPS(Cyber-Physical-System)網絡物理系統,是未來工業4.0時代的核心基礎技術。“但目前工業4.0傳感器互聯的標準是什么還沒有統一的說法”。
“互聯網+”更適合中國
在郭重慶看來,中國制造業升級與其叫中國版的工業4.0,不如用“互聯網+”的提法。
事實上,在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提到“互聯網+”這一概念。“互聯網+”,其意為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互聯網技術的引領作用,并突出了互聯網在經濟結構轉型中的重要地位。
“互聯網的特征是開放、公眾參與(Crowdsourcing)、共創、普惠、平等、脫媒、平臺型整合。互聯網是技術、經濟、社會相互促進的結果,是市場化的產物,是‘自發秩序’,不是人設計的結果。”郭重慶的這番話語又將矛頭對準了德國以政府為主導的“工業4.0”。在他看來,中國的工業互聯網是一場自發式萬眾創新運動,并不是靠政府的“指導”能夠達成的。
“中國消費互聯網企業基本上是復制美國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背靠中國的巨大市場和網絡規模,從而獲得成功。中國工業互聯網完全可以跨越美國而搶先一步,因為我們有偌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和消費市場,工業互聯網可為中國制造業的產業升級依靠社會力量創造絕好的平臺和機遇,時間和空間也恰到好處。”郭重慶向記者舉例了馬云[微博]、馬化騰、李彥宏這些年輕的創業創新型領袖型人物。然而,他遺憾地表示,中國工業界并未充分利用這一信息化資源,仍處于啟蒙狀態。“技術創新成敗的關鍵在于商業化,靠價值驅動,中國制造業的涅槃新生呼喚新一代企業家的參與”。
整合者得天下
“有時候我真為我們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捏一把汗,它們有一種傳統制造業文化情結:太以自我為中心,太以技術為中心,太以產品為中心了,而不是以客戶、以服務和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中心。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勢必會經歷一批傳統制造業企業倒閉浪潮。”郭重慶大膽預期道。
郭重慶認為,由于科技資源的配置已全球化,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不僅取決于其內生的科技資源,同時取決于其整合社會化和國際化資源的能力。“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很難在一個產品的整個價值鏈上都占據優勢,堅守自己增值最大的一塊,且孤立地開發產品的時代已成為過去,這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一種常態”。
在采訪過程中,郭重慶不斷地向記者強調未來中國制造業在“跨界”和“整合”上的重要性。“實際上一國的發展水平取決于其對新技術的整合和應用,不論其通過國內,還是來自國外,且未必都要成為創新的源頭。知識及技術外延性的擴大,而企業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使得創新的外部性愈加顯現。從內生的、封閉的自主創新到聯盟式、合作式的協同創新,再到無邊界、平臺型的開放式創新是一個技術發展的規律”。
制造業企業從工業化時代的縱向供應鏈整合,到信息化時代的橫向價值鏈整合,再到互聯網時代的平臺型生態鏈整合,而中國制造業企業仍處于第一種狀態。中國制造業必須從產能規模擴張的發展思路上反思:中國制造業的輝煌還能延續多久?下一步如何走?
面對這些問題,郭重慶用中國古代陰陽對立統一的太極圖向記者形容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便是當今國家間、企業間應保持的一種競合關系。”在他看來,開放型的創新將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的主要選擇。“整合者得天下,單打獨斗式的創新不符合科技發展的潮流。可以預見到的是互聯網將重新定義制造業,產品與服務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想了解這個項目,請聯系我!
我想加盟,請將項目的資料發給我。
請問我所在地區有加盟商了嗎?
想了解此項目的加盟流程,請聯系我!
請問加盟此項目需投資多少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上一篇:華登國際副總王林談智能硬件創業
13520832007

今天已經有 354 人獲取加盟資料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洛克曼智能鎖何總
2024門鎖網專訪凱理五金王總
2024門鎖網專訪三彪名派智能鎖黃總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智能家居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智能門鎖已然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大風口。
為了探尋飛利浦智能鎖的起步歷程和未來規劃,我們特地專訪了飛利浦銷售總監劉志丹先生,希望能夠找到飛利浦成功的奧義所在,為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一些啟示和靈感。
中居聯杯·2024年度門鎖及智能鎖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飛利浦智能鎖采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識別靈敏度高,不僅能透過皮膚表皮層去采集更精細的指紋細節,還具備指紋認證修復功能。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家庭安防正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中日益崛起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產品包括家用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門鈴、門磁傳感器、紅外報警器等等。據相關數據統計,家庭安防類設備在2...
CEEASIA亞洲三大專業消費電子展之一、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全產業鏈大會 —— CEE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北京)將于2022年6月25日-27日在中國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0月25日,中新展...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